化妆品中这类“有害物质”多少算超标?
为加强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管理化妆品与人体健康,3月10日,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一则通知,对化妆品中苯的限值征求意见。根据相关风险评估结果,化妆品中苯的限值拟定为2mg/kg。
苯 (Benzene, C6H6) 是最简单的芳烃化合物化妆品与人体健康,在常温下是甜味、可燃、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,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。它是被多数机构认定的遗传毒性致癌物, 如国际癌症研究结构 (IARC) 将苯分为1类致癌物, 即对人类致癌物。
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, 肠胃和皮肤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, 苯在人体内生成苯酚, 对人体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严重损害。苯的危害主要是慢性中毒, 重度急性苯中毒会造成昏迷、抽搐、血压下降、呼吸和循环衰竭等, 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,且通常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、不孕不育和胎儿畸形等。苯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很长, 可以长达12~15年。
2021年11月23日,宝洁公司产品Old Spice和Secret喷雾止汗剂以及Old Spice Below Deck喷雾在检测出苯后,发声明称将在美国大量召回。更早前,独立实验室Valisure的检测还使得强生召回了许多露得清(Neutrogena)、艾维诺(Aveeno)品牌的5款气溶胶防晒产品,原因是部分样品中含有苯。
不过,也不必谈“苯”色变。
目前,我国已出台的化妆品类规范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(2021年版)》和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(2015年版)》等,已对几百种苯类物质做出禁用、限用规范,如禁用苯并[а]芘,限用间苯二酚等。
据资料显示,在化妆品制备或原料生产过程中, 由于技术原因, 不可避免地会带入痕量苯, 此时就需要对化妆品中苯进行安全性评价, 以确保在正常、合理及可预见的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。目前不论是我国还是欧盟、美国均未有化妆品中苯限值的法规条文或相关论著存在。然而,专家们认为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, 苯极易挥发, 暴露具有复杂性, 尚不能给出其安全性的结论。
防晒剂、染发剂、指甲油等常用化妆品中,常常出现苯成分,包括一些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,如邻苯基苯酚及其盐类等。常用化妆品原料里,例如卡波姆,也称卡波树脂, 是一种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的增稠剂, 在聚合的过程中通常会以苯作为溶剂, 因而导致苯在该原料中的残留。丁羟茴醚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, 其制备过程中采用对苯二酚为原料、甲醇 (或硫酸二甲酯) 为甲基化试剂时常用苯作为萃取溶剂。除此之外, 在多数芳香烃化合物提炼过程中, 如果提炼不充分, 通常会有多种有机溶剂的残留, 如从蒽油、煤焦油、石油等中提炼的化妆品原料可能会残留苯。
原料的安全性是化妆品产品安全的前提条件。化妆品产品一般可认为是各种原料的组合,企业应按照《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(2021年版)》等有关规范,基于所有原料和风险物质进行评估。